近几年来,人工智能已经成为高频词。几乎充斥在大街小巷,所有与科技相关的公司要是不加上“人工智能”这个词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做高科技的。那么人工智能究竟是什么?包括哪些技术范畴,以及未来真的会威胁到人类自身安全吗?带着这些问题来看当今的智能革命。
记得第一次刺激民众神经的事情就是AlphaGo战胜李世石的新闻,人工智能在围棋领域完胜了人类,接着AlphaGo战胜了围棋九段高手柯洁,接着alpha Zero 仅用了490万盘比赛数据。经过3天的训练,AlphaGo Zero以100:0的战绩完胜AlphaGo。在围棋方面机器已将人类远远地甩开。
去年张学友演唱会上,人脸识别AI在几万人中识别出在逃嫌犯,让躲在人群中的逃犯瑟瑟发抖。民众在开心吐槽的同时也生出了很多忧虑,人工智能这么厉害,那我们还有什么用呢?从银行ATM机开始,职工人数被不断压缩,智能系统的出现更是加剧了人机竞赛;无人超市的试行让普通售货员惊慌;无人驾驶的出现正在重新定义驾驶。很多人追着专家问,我应该从事什么职业,才能避免被机器淘汰呢?而专家给出的答案是“越是专业的领域可能越会被取代”。
笔者也曾有过这些焦虑,不顾仔细想想,按照目前人工智能发展水平来看,大批量淘汰人类还早着呢,哈哈哈。目前的人工智能只能被称为弱人工智能,简称“弱智”。就是你只能在单一维度上超过我们,AlphaGo 我们下围棋比不过你,可以跟你比下象棋,等你集成了下象棋的能力,我们跟你比讲段子。人类具备整合多方知识的能力,并且具有逻辑推理能力,这些能力是目前人工智能不及的地方。
目前人工智能在图像识别(可以简单理解人脸识别)和语音处理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绩,超过了人类,但是在自然语言方面似乎无计可施。很多平台的智能客服,你是不是很不想跟它聊天,每次你反馈产品问题,它都不能给出让你满意的答案。人工智能创作的画、诗词、文章,其质量也就一般般。究其原因图像和声音信号是原始信号,包含的信息较多,而语言是人类高度抽象的符号,传承了几千年,人工智能在自然语言方面就是“小样,损色”。
虽说人工智能暂时还是“弱智”,那么技术的奇点会来吗?也就是强人工智能。笔者乐观的认为,强人工智能一定会来,究竟有多强,应该是远远超过我们想象的强。举个例子,古人写书信飞鸽传书,无法想象今日的手机电脑。同理我们也无法推测未来50年人工智能的面貌。
聪明的人类总是有办法,早早的就有人开始定义机器的伦理了,我们怎么会被机器灭掉呢?请看机器人三原则
- 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,或坐视人类受到伤害
- 除非违背第一法则,否则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命令
- 除非违背第一或第二法则,否则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
用我们白话稍加解释一下,第一条就是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者见死不救。第二条就是在保证第一条的基础上要听人的话,第三条就是保证前两条的基础上,才能保护自己,如果与前两条发生冲突,机器需要自毁。看吧,聪明的人类怎么会驯服不了机器呢。从人类进化的历程来看,我们不知战胜了多少强于我们的动物,最终有了今天的成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