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联网公司为什么要996

最近已经被PDD的加班猝死的新闻刷屏了,已经超越“996福报”了,最长工作时间可以到30多个小时,意味着什么呢?意味着一天一夜不睡觉外加一个公务员一天的工作量。

最近对资本家的骂声已经够多了。我也从事互联网行业几年了,也想说说我的一点想法,来看看互联网行业为什么总是要加班。我总结了以下几个原因:

不合理的劳动分配,技术领导有问题

某大佬总结了一句很有代表性的话“5个人的活,招3个人,给4个人的钱”,这样既省钱又让人更加卖力的干,不是一举两得吗。在这个层面上只计算成本账,并没有考虑到劳动分配上,更深层的原因是领导,尤其是技术领导没有很好的评估工作量和个人能力,盲目求快导致欲速不达。

有经验的技术领导应该评估完工作量,然后制定工作计划,委派给团队完成。关键就在这里,有多少技术领导具备这样的领导能力呢?技术领导一定是技术大牛加上有领导才能的人,而不是只会贯彻执行上级领导的任务。否则他不清楚下面的人做什么,一味的追求最终结果,就是做不出来那就加班做,所有人都加班。

串行闭环的协作方式

串行闭环的协作方式,并且高度依赖协作。并行的做事,比串行的效率高得多。比如写一本书(小说除外),很多独立的章节可以安排多个人同时写,最终整合在一起就可以了。而互联网的产品研发恰恰就是这种串行的方式,而且还高度依赖串行协作。
-w414

串行闭环的协作方式是指从需求-产品原型-设计-开发-测试-完善需求,这里又回到需求了,形成了一个闭环。往往需求变更是最频繁发生也是最头疼的事情,有经验的工程师虽然会提前考虑应对这种需求变更,但所做的也很有限。

上面只是提到完成一个版本的需求,互联网的产品需要不断的更新迭代,推出新的功能,收集更多的需求,意味着在上面的圆不断地循环。

-w400

竞争激烈,行业内卷

看最近十几年来互联网的发展,从最初门户网站,到网站开发,到app应用开发;从大数据到云计算,人工智能,这些技术的发展。技术的初期缺口非常大,简单培训几个月出来的抢着要,随便拿到远超过平均收入的薪资。

现在没有那么容易了,大环境是整体经济下行,又碰上2020年的新冠影响,形成了“僧多粥少”的局面。劳务方竞争非常大,你不996大批的人等着996呢,于是打工人不仅失去了定价权,连不加班的权利都没有。

很多时候真的需要加班吗?以我看到的来说,并不是。“面向老板编程“你会吗?很多时候就是这样,老板需要一种大家都在奋斗的感觉。以前我在某公司,领导就直接告诉我们,每周至少需要加班2-3次,哪怕没事做看看技术资料也要加班。事实是平时的工作都不多,你不仅不能说,而且还要演出一副工作很饱和的样子😂。

制度法规不完善

劳动法我们是有的,但为什么互联网的老板们敢堂而皇之地执行996,并且公开表示“996福报”呢。来分析一下资本方、劳务方和监管方的心理很有意思。

互联网的休息日很有意思,排名先后为:双休日>大小周>单休>超级大小周>月历日。就一个正常的休息都能搞出那么多名词来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,资本方也是逐步蚕食打工人的权利的。资本方心理很简单,慢慢吃,还不给钱,给正常工资的才叫加班。

那么劳务方为什么不反抗呢,不是有劳动法吗?是的,你会去举报你的公司加班吗?就算你举报了,公司赔点钱把你裁了,最终吃亏的还是你,要是还上了新闻,以后哪个公司还聘用你。于是打工人只能选择“要么干,要么滚”。至于监管方嘛,劳务方不来维权,我没法处理。想要我监管方主动去查,那是不可能的。

就算碰上了劳动纠纷,个人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跟公司耗,某为的215事件,要不是当事人远程备份了证据,也只能认栽了。没有工会组织帮你维权,并且提供法律援助,个人的力量太有限。

最后

说了那么多现实问题,只能说现实太残酷,这就是大环境,我们这一代人处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下,个体是很无力也很无奈的,就如同生活在抗战年代的人们,他们无法选择时代。你只有改变自己。比如工作实在劳累了,辞职也要休息,哪怕以后没有高薪了,身体才是最重要的,更不要选择轻生来告别世界。

说到最后还是想提一点,大国情决定了民营企业也不容易,挣钱的行业基本都被国有垄断了,留在剩余的狭缝中竞争,谁比谁又会好多少呢?

标签: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