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是一篇读书笔记,摘自吴军的《态度》中一篇文章叫《我的金钱观》。这是一篇写给他女儿梦华的信,与女儿分享他的个人金钱观。看完以后让我也学到很多,这篇文章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。
金钱的本质
钱这个东西,从本质上讲是物质的媒介,而不物质本身。
正是认识到钱只是媒介,所以美国很多富人愿意把钱捐出去。吴军分析了三个愿意把钱捐出去的原因:
1. 宗教原因。过去基督教一直有奉献的传统,比如洛克菲勒在没有发财前一直把自己的5%的收入捐出去;
2. 不希望钱成为后代不工作、不上进的理由;
3. 希望能够扩大自己的影响力。
前文中提到在当下美国,衡量精英的标准不是钱和学历,而是影响力。要想增加影响力,就要尽很多义务。我对影响力的看法是,你能够帮助更多的人取得成就,你帮助的人越多,你的影响力就越大,而这种帮助很多时候可能是“义务”的。
比如程序员圈子中做开源框架的,他们的影响力就很大。每周免费分享周刊的阮一峰,帮助别人拓宽技术视野,分享自己的心得和看法,就获得了一定的影响力。
那么影响力和金钱有什么关系呢?其实没有太大关系,你可以通过钱这种媒介来获得影响力,你应该追求最终的影响力,而不是这种媒介。当然获得影响力的途径很多,钱只是其中的一种。
如何拣西瓜
有一句俗语是“捡了芝麻丢了西瓜”,如何拣西瓜而不是拣芝麻呢?吴军把拣西瓜类比为做一件大事,拣芝麻类比为做小事。
拣到“西瓜”的关键在于把一个东西做到极致。朗道把物理学家分为5个等级,每个级别的能力和贡献相差10倍,从第一级到第五级贡献依次递减。第一级是世界级大师,波尔、狄拉克等人;第二级……。最后朗道给出了一个零级大师就是爱因斯坦。朗道所列等级最核心的思想就是,人与人的差距能力和能力的差距,是数量级的差别,而不是通常人们想象的差一点点。
比较有意思的是,吴军列出来工程师的五级:
* 第五级:能独立解决问题,完成工程工作;
* 第四级:能指导和带领其他人一同完成更具有影响力的工作;
* 第三级:能独立设计和实现产品,并且在市场上获得成功;
* 第二级:能设计和实现别人不能做出的产品,也就是说他的地位很难被取代;
* 第一级:开创一个产业。
如果一个人能够在能力水平上晋升一级,不仅贡献多10倍,其影响力和收入也会多10倍。做5件五级的事花的时间通常比做一件三级的事要多,但收益和影响力只有后者的5%。因此拣西瓜的关键在于承担更高级别的任务。
最后
以上两点是我认为本篇文章最重要的两个观点,分别是钱只是一种媒介而不是最终的物质,我们应该追求影响力;如何拣西瓜,在有限的时间做重要的事情,而不是做很多小事情。本文算是我的个人读后感,建议朋友们去看原文,可能你读完以后比我的理解更多更深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