谈谈某人大代表的提案“45岁提前退休”

-w933

完整链接附录来源于新闻内容的部分重点,同学推给我让我看看,看完以后有些感触,也想表达一下。初步看有一定的道理,仔细想其实存在很多问题,下面我们就逐条来看提到的5点好处。

  1. 年轻人不愿意交养老金根本上,收入太少,扣除基本消费以后留下的钱都不够花,还要扣养老社保,以后还要延迟退休,担心自己交的钱以后还能不能领回来;所有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交。
  2. 缓解养老金压力提供了新的办法。提前退休的人,最早45岁,养老缴纳年限短,能领到退休金能否满足基本生活支出还难说,更别说肩负上有老下有小的养育责任,就算政策允许退休,有几个人能够退休呢?养老金的目的是为了养老,这点钱能养老吗?
  3. 有助于缓解少子化。文中提到最终的原因是“工作岗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”,导致受教育时间长,晚婚晚育。通过提前退休来缓解,这又回到第二点了,有多少人能退休。大量国家企事业单位退休如果收入没有明显减少,是会选择提前退休,这样也就大大增加了财政负担。
  4. 能够恢复家庭的功能。这个又回到第二点了,有多少人能提前退休。
  5. 为个人更好、更久地参与社会提供了新的可能。最后部分“同时,提前退休后,人可以在体力精力更充沛的阶段,更好地转变他的社会参与形式,让他更久地参与到社会之中。”如何转变参与形式,还有哪些参与形式是当前没有的,需要浮动退休才能参与的。

当前这些问题根本上是生产效率低,个人工作产出不足,具体就是一个人工作很难养活一家三口,更别说四口、五口之家了(二胎三胎),必须两个人都出来工作才能有收入保障。如何提高生产效率,提升家庭可支配收入,这才是根本。但这又是一个综合问题了,关系到教育发展、社会公平,宽松的社会环境才容易产生创新。不与民争利,让利于民,减少国有垄断,给老百姓提供更多的就业领域是个不错的方向。政府更多的角色是裁判,而不是与民企竞争的“运动员”,有些公益性领域是需要政府参与,政府应该着重在哪些应该做,哪些不能做上面。

说了这么多,我也随便来几个提案吧:
1. 恢复国家主席任期制,严格执行最多连任一届,也就最多两个任期;
2. 放松互联网舆论管控和意识形态教育,提倡普世价值。具体如何放松管控,哪些普世价值再进一步商议;
3. 逐步放松GFW对信息的过滤;
4. 对强制996的企业进行大额罚款,提高企业违规成本。

附录

再次,可以推行更大尺度的弹性退休机制。例如,以现行的60岁为标准年龄,上下15岁浮动。这就意味着,我们要允许人在45岁选择提前退休。这看似与延迟退休相矛盾,但其实不然。这样做有五个好处:
一是可以切实发挥社会保障的保底功能。退休与养老金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核心功能是保底。让因为身体健康、家庭需要等各种原因不能继续工作的群体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。这有助于社会的整体稳定,有助于化解部分年轻人不愿交养老金的问题。
二是为我们缓解养老金压力提供了新的办法。虽然提前退休让一部分人领养老金的年龄变早了,但领取标准的相应降低,并不一定会增强养老金的总体压力。再加上同步选择晚退休的人,养老金的韧性可以同步增强。
三是有助于缓解少子化。少子化的原因之一,就是年轻人越来越晚结婚。而结婚越来越晚的部分原因,是年轻人参加工作越来越晚。年轻人参加工作越来越晚的部分原因,是上学的时间越来越长。上学时间越来越长的部分原因,是工作岗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。这套逻辑带来的一个现象就是,以往年轻人毕业、就业、恋爱、结婚、生孩子,正在从一个连续的过程割裂成不同的人生事件。通过提前退休,能够增加年轻人的就业机会,有助于从减少晚婚晚育的角度缓解少子化。
四是能够恢复家庭的功能。提前退休能够让更多的人早日回归家庭,从而恢复家庭对老人和孩子的抚养能力。毕竟,无论我们如何完善养老和托幼服务体系,都不如来自家人的关怀和抚育。
五是为个人更好、更久地参与社会提供了新的可能。日本等国为推动延迟退休,鼓励老龄群体再就业,往往会采取免费培训、工资补贴、税收优惠等办法。与其这样,还不如将这些钱花在提前退休上。同时,提前退休后,人可以在体力精力更充沛的阶段,更好地转变他的社会参与形式,让他更久地参与到社会之中。
最后,实施延迟退休,必须要进行更充分的调查研究,掌握不同人群的具体需求和数量。只有建立在数据上的科学决策,才能让我们的措施有的放矢,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。只有这样,才能形成一个富有中国特色、充满中国智慧的中国方案。

标签: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